中图法分类
#
#
傅雷家书新编
书号9787505751064
出版社中国友谊
出版日期 2022-10
中图法分类号 K825.6
作者/译者傅雷
版次/印次1
开本

¥48.00

傅聪的成长 本刊编者要我谈谈傅聪 的成长,认为他的学习经过 可能对一般青年有所启发。 当然,我的教育方法是有缺 点的;今日的傅聪,从整个 发展来看也跟“完美”二字差 得很远。但优点也好,缺点 也好,都可供人借鉴。现在 先谈谈我对教育的几个基本 观念: 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 ,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 次要。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 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与 道德方面,不能允许任何一 桩生活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 义的做人之道;一切都以明 辨是非、坚持真理、拥护正 义、爱憎分明、守公德、守 纪律、诚实不欺、质朴无华 、勤劳耐苦为原则。 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 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让孩 子学艺术,并不一定要他成 为艺术家。尽管傅聪很早学 钢琴,我却始终准备他改弦 易辙,按照发展情况而随时 改行的。 第三,即以音乐教育而 论,也绝不能仅仅培养音乐 一门,正如学画的不能单注 意绘画,学雕塑学戏剧的, 不能只注意雕塑与戏剧一样 ,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 养为基础。 以上几项原则可用具体 事例来说明。 傅聪三岁至四岁时,站 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 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 听古典音乐。只要收音机或 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 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 一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 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 闹或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 想:“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 ,能有一个艺术园地耕种, 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我是 存了这种心,才在他七岁半 ,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 他开始学钢琴的。 过了一年多,由于孩子 学习进度快速,不能不减轻 他的负担,我便把他从小学 撤回。这并非说我那时已决 定他专学音乐,只是认为小 学的课程和钢琴学习可能在 家里结合得更好。傅聪到十 四岁为止,花在文史和别的 学科上的时间,比花在琴上 的为多。英文,数学的代数 、几何等等,另外请了老师 。本国语文的教学主要由我 自己掌握;从孔、孟、先秦 诸子、国策,到《左传》《 晏子春秋》《史记》《汉书 》《世说新语》等上选材料 ,以富有伦理观念与哲学气 息、兼有趣味性的故事、寓 言、史实为主,以古典诗歌 与纯文艺的散文为辅。用意 是要把语文知识、道德观念 和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 我还记得着重向他指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之”的专制政府的荒谬,也 强调“左右皆曰不可,勿听 ;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一类的民主思想,“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那种有关操守的教训 ,以及“吾日三省吾身”“人 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人 行,必有吾师”等的生活作 风。教学方法是从来不直接 讲解,而是叫孩子事前准备 ,自己先讲;不了解的文义 ,只用旁敲侧击的言语指引 他,让他自己找出正确的答 案来;误解的地方也不直接 改正,而是向他发许多问题 ,使他自动发觉他的矛盾。 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与基本逻辑。不过这方法也 是有条件的,在悟性较差、 智力发育较迟的孩子身上就 行不通。 九岁半,傅聪跟了前上 海交响乐队的创办人兼指挥 ,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先生 ,他是十九世纪大钢琴家李 斯特的再传弟子。傅聪在国 内所受的唯一严格的钢琴训 练,就是在梅百器先生门下 的三年。 一九四六年八月,梅百 器故世。傅聪换了几个教师 ,没有遇到合适的;教师们 也觉得他是个问题儿童。同 时也很不用功,而喜爱音乐 的热情并未消减。从他开始 学琴起,每次因为他练琴不 努力而我锁上琴,叫他不必 再学的时候,他都对着琴哭 得很伤心。一九四八年,他 正课不交卷,私下却乱弹高 深的作品,以致杨嘉仁先生 也觉得无法教下去了;我便 要他改受正规教育,让他以 同等学力考入高中(大同) 附中。我一向有个成见,认 为一个不上不下的空头艺术 家最要不得,还不如安分守 己学一门实科,对社会多少 还能有贡献。不久我们全家 去昆明,孩子进了昆明的粤 秀中学。一九五〇年秋,他 又自作主张,以同等学力考 入云南大学外文系一年级。 这期间,他的钢琴学习完全 停顿,只偶尔为当地的合唱 队担任伴奏。 …… 但是正如我在傅聪十七 岁以前不敢肯定他能专攻音 乐一样,现在我也不敢说他 将来究竟有多大发展。一个 艺术家的路程能走得多远, 除了苦修苦练以外,还得看 他的天赋;这潜在力的多、 少、大、小,谁也无法预言 ,只有在他不断发掘的过程 中慢慢地看出来。傅聪的艺 术生涯才不过开端,他知道 自己在无穷无尽的艺术天地 中只跨了第一步,很小的第 一步;不但目前他对他的演 奏难得有满意的时候,将来 也远远不会对自己完全满意 ,这是他亲口说的。 我在本文开始已经说过 ,我的教育不是没有缺点的 ,尤其所用的方式过于严厉 ,过于偏激;因为我强调工 作纪律与生活纪律,傅聪的 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远不 如一般青少年轻松快乐、无 忧无虑。虽然如此,傅聪目 前的生活方式仍不免散漫。 他的这点缺陷,当然还有不 少别的,都证明我的教育并 没有完全成功。可是有一个 基本原则,我始终觉得并没 错,就是:首先做人,其次 才是做艺术家,再次才是做 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或许这个原则对旁的学科 的青年也能适用。 傅雷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九 日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〇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六年
附录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 聪:车一开动,大家都 变了泪人儿,果杲地直立在 月台上,等到长长的列车全 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出站时 沈伯伯再三劝慰我。但回家 的三轮车上,每个人都止不 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 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 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 刚刚蒙陇阖眼,又是心惊肉 跳地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 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 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 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 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 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 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 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 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 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 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 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 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 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 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 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 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 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 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 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 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 能洗刷! 十八日晚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 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 ,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 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 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 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 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 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 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 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 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 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 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 中盘旋不去,像噩梦一般。 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 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 。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 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 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 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 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 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 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 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 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 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 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 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 ——当然是我的过失——最 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 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 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 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 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 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 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 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 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 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 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 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 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 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 恨与热爱呢! 爸爸十九日晚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 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 ,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 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 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 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 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 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 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 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 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 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 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 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顾的; 我们哕里哕唆地抖出你尿布 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 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 ,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 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 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 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 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 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 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 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 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 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 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 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 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 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 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 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 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 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 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 ,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 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 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 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身 上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 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 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 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 ,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 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 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作 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 不用怕羞地这样告诉你,也 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 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 。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 洁的,慈爱的! P3-6



这部家书是“爱的教育” 的教科书,今夭的家长们从 中可以看到,怎样才是真正 爱孩子。有爱无教育,不是 真正的爱!爱的教育就是培 养心灵,是在心灵层面上和 孩子成为知心的朋友。对于 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部家 书是人生和艺术上的启蒙书 ,从中可以学习如何让自己 的心灵丰富而高贵。 ——周国平 他(傅雷)并不是空讲 一些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常 常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动之 以情,以具体的形象去感染 他的儿子的心。 ——《人民日报》



67年前,一位父亲因思 念他远隔重洋的孩子写了上 百封家书。字字真情,却又 害怕孩子觉得厌烦,字里行 间带着些许小心的询问;浓 浓关爱,却又紧张孩子贪懒 放纵,而处处提点关怀。 从衣食住行的繁琐细节 ,到艺术修养的宏远思想, 你会看到一个父亲会因孩子 提到的一点小事而唠唠叨叨 ;你会看到一个父亲会因孩 子的一点小进步而直淌眼泪 。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中 国传统的父爱形象,一个不 苟言笑的父亲唯用文字才能 说出的爱意。若问他写信的 原由是什么,那也只是所有 父亲的希望:亲爱的孩子, 希望你比我少些烦恼,多些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