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
#
朝花夕拾
书号9787511379726
出版社中国华侨
出版日期 2020-06
中图法分类号 I210.4
作者/译者鲁迅
版次/印次1
开本

¥39.80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延伸阅读
题辞
秋夜
腊叶
希望
好的故事
风筝
影的告别

夜颂
秋夜纪游
听说梦
记念刘和珍君
送灶日漫笔
马上日记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论照相之类
一点比喻
阿金
我的第一个师父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这也是生活
许寿裳:鲁迅先生年谱



小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 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 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 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 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 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 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 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规 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 。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 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 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 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 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 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作 了一篇短文,叫作《一觉 》。现在是,连这“一觉” 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 ,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 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 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 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 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 ,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 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 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 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 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 前天,已将《野草》 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 载在《莽原》上的《旧事 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 个名称:《朝花夕拾》。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 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 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 杂,我也还不能使它即刻 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 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 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一 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 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 果:菱角、罗汉豆、茭白 、香瓜。凡这些,都是极 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 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 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 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 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它 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 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 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 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 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 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 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 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 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 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 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 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 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 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 ,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 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 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 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 ,当然无话可说,——但 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 ,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 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 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 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 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 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 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 ,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 “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 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 角色是“不好惹”的。怎的 “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 身发热之后,作一封信登 在报纸上,广告道: “看 哪!狗不是仇猫的吗?鲁迅 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 ,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 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 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 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 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 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 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 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 三三见千等,自然就不错 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 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 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 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 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 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 在动物心理学家来说,是 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 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 在覃哈特博士(Dr.O. Dahnhardt)的《自然史底 国民童话》里,总算发见 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 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 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 ,鸟、鱼、兽都齐集了, 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 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 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 “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 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 。”它问。“那容易,”大 众说,“它是驼背的。”狗 去了,遇见一只猫,立刻 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 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 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 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 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 家。 …… P2-5



《朝花夕拾》是现代 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 入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 回忆散文共10篇。其中前 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 于厦门。最初《旧事重提 》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 原》半月刊。1927年7月 ,鲁迅添写《小引》和《 后记》,将它们结集出版 ,改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 回忆往事的作品,以青少 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 叙述与议论、回忆与感想 、抒情与讽刺相结合,叙 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 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 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 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 怀念之情,同时对旧势力 、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 击。 同时本书还收录了鲁 迅先生的经典散杂文,包 括《秋夜》《纪念刘和珍 君》《论雷峰塔的倒掉》 等经典名篇。这些作品艺 术特色鲜明,爱憎分明, 其中的思想可跨越历史, 超越时空,对于今天的我 们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 要启示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