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
#
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丛书
书号9787511564160
出版社人民日报
出版日期 2021-06
中图法分类号 D642-49
作者/译者刘海霞
版次/印次1
开本

¥39.80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政党 ——百年大党永远年轻的 精神密码 姜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 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 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 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 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 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 不倒、奋勇向前。”一百年 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 时期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 梁,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 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 又一个奇迹,就在于中国共 产党不仅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还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在实践中锻造、培育了一 系列伟大精神。这一系列伟 大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中国 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 走向胜利,成就了中国共产 党永远年轻有力、永远立于 不败之地的精神密码。在中 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回 顾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发展 历程,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 精神谱系,破译中国共产党 人永远年轻有力、永远立于 不败之地的精神密码,对于 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 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 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 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 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在各个 历史时期奋斗中锻造、积淀 、培育的伟大精神,是一脉 相承、与时俱进的精神谱系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 精神,伟大的政党培育伟大 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 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伟大 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 史时期奋斗中锻造、积淀、 培育的。这些精神之所以伟 大,因为它不但是建立在马 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信仰的基 础之上,而且是在无数中国 共产党人攻坚克难、艰苦奋 斗的基础上沉淀而成的。毛 泽东同志曾说:“自从中国 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 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 动转人主动。从这时起,近 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 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 代应当完结了。”①有了科 学理论的指导,有了伟大精 神的激励,人民的信仰就会 无比坚定,行动就会无比自 觉,改造世界的力量就会无 比强大。 截至目前,中国共产党 的伟大精神,有明确命名、 广为传播的就有40多种。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 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 苏区精神、大别山精神、照 金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 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 战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 恩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 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主要有抗美援朝精神、 好八连精神、大寨精神、大 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 精神、兵团精神、北大荒精 神、乌兰牧骑精神、西迁精 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 精神、焦裕禄精神、甘祖昌 精神,等等。在改革开放时 期,主要有改革开放精神、 特区精神、女排精神、孔繁 森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 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 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劳模精神,等等。在新时 代,主要有塞罕坝精神、右 玉精神、新丝路精神、企业 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 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 疫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 坚精神,等等。 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伟大 精神一般以重要地点、重要 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群体 来命名,炫目多彩,前后相 接,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激荡人心,展现了中国共产 党人的精神坐标,树立了各 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 形象和先进榜样,形成了一 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精神谱 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 供了丰富滋养。 (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 神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对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发 展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 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 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 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 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 来的条件下创造。”①中国 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的自觉继承者、弘扬者、践 行者,在5000多年文明中 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是滋养中国共产党伟大精 神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 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 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 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 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 、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 命工作做到底。,,③我们 现在走在新时代,但我们不 能忘记来时路,不能忘记历 史,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 形成的伟大精神依然是我们 宝贵的财富,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 国共产党创造的是千秋伟业 ,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 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 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 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 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 “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 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④ 总之,伟大政党培育伟 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 政党,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 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苦难和 辉煌,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 产党在百年来不断取得的伟 大成就,以及永远年轻、永 远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密码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 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 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 它生动地展示了共产党人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 、独特的政治文化,是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是党员干部筑牢信仰 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 稳思想之舵的重要精神养分 ,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这 些伟大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的底气,对于我们凝聚中 华民族思想共识、政治文化 认同、精神追求,引领新时 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重要的意义。 恩格斯曾说:“一个知道 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 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 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 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 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 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① 今天,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改革发展稳定 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风险 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在前进 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雪山” “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 “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 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 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 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 得的。我们必须从中国共产 党伟大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 ,增强战略定力,坚定斗争 信心,不断增强斗争本领, 从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 局中开新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之际,为有助于广大读者更 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经受的 艰难险阻和创造的不朽奇迹 ,更好地学习掌握并继承弘 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我 们组织撰写了这套“中国共 产党伟大精神丛书”,向中 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是为序。 2020年12月26日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井冈山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天下第一山
 第二节 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必然性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
第二章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井冈山精神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坚定信念 忠于理想
 第三节 艰苦奋斗 励精图治
 第四节 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第五节 敢闯新路 另辟蹊径
 第六节 依靠群众 共克时艰
 第七节 勇于胜利 不怕牺牲
第三章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第二节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
 第三节 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源泉
 第二节 井冈山精神熔铸当代中国精神 助推实现中国梦
 第三节 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四个自信”
参考文献



第一节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地处江西省西南 部,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 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 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 腹”之称。罗霄山脉主要山 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以井冈山和宁冈所在的万洋 山为中段,万洋山地势险要 ,主峰南风面海拔达2120 米,为江西省西部最高峰。 屹立于万洋山北端的井冈山 ,山势险峻,尤其是著名的 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 朱砂冲、桐木岭5大哨口, 海拔高度分别为1343米、 1483米、1286米、635米、 866米,分布在井冈山中心 茨坪四周,据守着进出井冈 山的5条主要要道,构成了 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屏障 。有关资料表明,“从19世 纪20世纪之交到20世纪20 年代,盘踞在井冈山的土匪 、散军、绿林武装达16支之 多,足见井冈山军事地理位 置之重要。”罗霄山脉中段 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 、河谷、平原均有不同程度 发育,不仅地理位置优越, 物产丰富,而且党群基础好 ,能够坚持长期斗争。“宁 冈能成为军事大本营者,即 在山势既大且险,路通两省 ,胜固可以守,败亦可以跑 ,且敌人绝对无法把我围着 ,若加上各县党与群众的基 础,实在可以与敌人作长期 的斗争,若此刻轻易脱离宁 冈,‘虎落平阳被犬欺’,四 军非常危险。” 鉴于井冈山优越的地理 位置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经 过慎重思考,1927年10月 ,毛泽东做出大胆决策,在 秋收起义遭遇严重挫折的危 急时刻,断然放弃了继续攻 打长沙的计划,以无产阶级 革命家大无畏的恢宏气魄和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远见卓 识,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挺进 井冈山,开启了中国革命的 壮丽征程。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从1927年lO月至1930年2 月存在的短短两年零四个月 里,在根据地建设、革命道 路、军队建设等多个领域进 行了新的探索,体现了“首 创精神”:建立了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创造性地提 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毛泽东深刻指出:“因为 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 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 ,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 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 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问 发生和坚持下来。湘赣边界 的割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 间的一块。”①他坚守“革命 理想高于天”的革命信念,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另辟蹊径,开创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井冈山道路,提出 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 建了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颁布了一系列党的纪律,提 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 正确原则。 从井冈山走出了众多的 当代功勋人物,比如开国元 帅朱德、彭德怀、林彪、陈 毅、罗荣桓;大将粟裕、黄 克诚、谭政;上将宋任穷、 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 黄永胜、赖传珠、邓华、朱 良才、杨至诚、杨得志、赵 尔陆、萧克等,还有大批的 中将、少将,以及诸多党政 负责人,比如何长工、熊寿 祺、刘型等。②井冈山斗争 期间,前后牺牲将近5万人 ,其中列入烈士英名录的仅 有15’744人,绝大多数是无 名英雄。正是由于胸怀理想 、坚定信仰,才会有这么多 的无名英雄甘于为革命抛头 颅洒热血,英勇献身在所不 惜。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 念堂中的无字碑承载着后人 对这些无名先烈的深切哀思 和无限敬仰之情。 1962年3月,朱德同志重 上井冈山时为井冈山题词“ 天下第一山”,这体现了井 冈山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 体现出的巨大政治意义。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 冈山时说“井冈山是中国革 命的摇篮”,更是彰显了井 冈山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奠 基作用。井冈山还掀开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篇章 。2007年7月26日,胡锦涛 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二 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南昌起义和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 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 伟大开篇。”①'2016年2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 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 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 的山”,并要求“永远怀念他 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 的红色基因”。②井冈山还 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奠基石”。因此,井冈山被 称为“天下第一山”乃实罕名 归。 当年的地质部副部长何 长工曾谈到毛泽东率军进人 井冈山的功绩。第一,进军 到井冈山,这是一个由城市 到农村的转变。毛主席分析 了当时的形势,说明能不能 适应这个转变,就是敢不敢 胜利的问题,说服了大家。 这个大转变,接受了大革命 时留下的遗产,保存了革命 的骨干,接受了大革命的经 验教训,使井冈山成了红色 的堡垒,成了革命干部革命 群众的集合点和宝库。陈独 秀犯右倾机会主义的大错误 ,就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不掌握军队,压制农民运动 ,结果使大革命运动失败了 。 第二,大革命失败后, 革命正处在大转变的关头。 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分 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我们 不应该留恋城市,交通要道 。情况起了基本的变化,应 该及时行退,退却到敌人统 治力量薄弱的地区,以开始 准备另一阶段的进攻。这是 一个非凡的有伟大气魄和政 治远见的战略预见,是古今 中外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一个 模范退却。这是一个有计划 的积极的包含着另一阶段的 进攻在内的退却,不是消极 的退却和逃跑。退却到井冈 山就适时地停止,井冈山成 为革命的立脚点,革命胜利 的出发点,保存了革命的遗 产,发展了革命的力量。 第三,革命根据地选择 在井冈山,揭开了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序幕,新的革命号 角吹响了。这就是以农村为 依托,开展建设根据地、武 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三者相结 合,城乡中工农队伍的公开 和秘密工作并举,由城市转 到农村,由交通要道转到偏 僻山区,由大革命时正规的 大军变为革命的分散的游击 武装,实行武装割据,准备 长期用乡村来包围城市,最 后夺取城市,争取全国的胜 利。以农村为革命根据地, 由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 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 义。16世纪的德国革命、 17世纪的英国革命、18世 纪的法国革命、苏联的十月 革命,都是先打城市。我们 是相辅相成,又建军又建党 ,又搞统一战线;军队又打 天下,又建党,又搞群众工 作,又建政权。井冈山是中 国革命各种政策摸索、尝试 时期的综合试验田,是一个 成功的典型示范的试验田。 第四,进军井冈山,以 农村为根据地,依靠农村就 是依靠农民,依靠工农联盟 。我国当时只有300多万工 人,农民占最多数。农民问 题、农村问题是有关革命胜 负的最大问题。以农村为根 据地就是就地革命,武装割 据,不作军事投机。建党、 建军、统一战线是革命的三 大法宝。武装斗争、政权建 设、土地革命三者相结合。 P2-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 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 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 空的井冈山精神。本书从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与井 冈山精神的形成、井冈山精 神的基本内涵、井冈山精神 的历史定位、井冈山精神的 当代价值四个方面对井冈山 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展现 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执着追 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 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 胜利的高贵品格。本书有助 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井冈山 精神,有助于把红色基因代 代传承,有助于教育广大读 者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