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
#
我是共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的贴心人
书号9787511570338
出版社人民日报
出版日期 2021-06
中图法分类号 D263
作者/译者编者:任仲文-责编:曹腾--季
版次/印次1
开本

¥48.00

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原
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
人民日报评论员
夏森
夏森:初心使命写人生
高 莹
平凡造就伟大——我心中的楷模夏森同志
黄春生
黄大发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
吴储岐 郝迎灿
燃旺信仰的火炬
李浩燃
赵亚夫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记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
王伟健
贵在坚持和付出
段爱平
一句承诺,15年不变——记山西省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书段爱平
刘鑫焱
以段爱平为镜
邢兆远 李建斌
毛相林
毛相林:“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王斌来 刘新吾
执着坚守不懈前行
温知
高宝来
把平凡做到极致——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恩济庄派出所原民警高宝来
王昊男
首都需要宝来精神
朱竞若
张桂梅
大山深处有位“老师妈妈”
徐元锋
张桂梅为何让人热泪盈眶
光明日报评论员
吴亚琴
吴亚琴:让大伙儿生活在幸福里——记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
孟海鹰
吴亚琴:把幸福带给社区每个人
孟海鹰
李双星
总有办法的“李扶贫”——记河北衡水阜城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
史自强
会领会辅导,才是好领导
史自强
朱忠华
不做实事,哪来代表的感觉
张璁
踏实办事为百姓
浙江日报评论员
其美多吉
雪线邮路上那抹流动的绿……
李昌禹
是信使,更是亲人
长余
邓前堆
村医邓前堆:月亮照亮行医路
张勇
坚守初心终不凡
杨文明
沈 浩
沈浩:永远的明镜
江琳
农村基层带头人的榜样——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人民日报评论员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再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人民日报评论员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三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人民日报评论员
乡村振兴路村民有奔头——记山东兰陵县卞庄镇代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下)
刘成友 王沛
王传喜的三个法宝
马中贵
马中贵: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
高 菲
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马中贵
陈清洲
他用真情把百姓暖透——记福建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上)
张 洋
“亲民为民的故事篓子”——记福建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下)
平凡之中见伟大
田圆 林世雄
沙马友古
背负生命绿洲的“骆驼”——记雷波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沙马友古
雷波县残联理事长沙马友古:把一生奉献给残疾人事业
吴启昌 何勤华
许帅
为民甘做孺子牛——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安阳市救助管理站原站长许帅
任国战 杨之甜
时代榜样给人无穷力量
河南日报评论员
张玉滚
“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就在”
朱佩娴
教育兴则乡村兴
光明日报评论员
李夏
为百姓,他不曾犹豫半分——追记安徽省绩溪县33岁殉职干部李夏
游仪田先进
用生命诠释初心使命
杨艳
黄文秀
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记抗洪中牺牲的广西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刘华新庞革平李纵
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刘华新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山海携手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何晨阳马丽娟许雪毅
向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致敬
宁夏日报评论员
“漳州110”
永做人民的110
钟自炜
“漳州110”持续引领新时代公安改革潮流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 原 一 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 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 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 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 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 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 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 历史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 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 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 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 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 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 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 色的冰;麦;白茫茫的盐 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 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 象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 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 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 着《毛泽东选集》来的, 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 的坚定决心来的。在这个 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 ,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 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 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 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 一时就有天大的艰难,也 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 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 时,他已经下乡去了。他 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 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 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 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 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 队到那个大队,一路走, 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见到沙丘,他说:“栽上 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 林!”见到涝洼窝,他说:“ 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 鱼。”见到碱地,他说:“ 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 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 ,他向大家说:“兰考是 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 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 灾区,穷,困难多,但灾 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 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 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 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 家心里热呼呼的。大家议 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 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 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 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 心的思想改变” 连年受灾的兰考,整 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 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 和烧煤所淹没了。有人说 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 个供给部。那时候,很多 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 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 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 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 工作。他们害怕困难,更 害怕犯错误…… 焦裕禄想:“群众在灾 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 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 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 领,水牛掉井’,要想改 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 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夜,已经很深了,焦 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 不着。他披上棉衣,找县 委一位副书记谈心去了。 在这么晚的时候,副书记 听见叩门声,吃了一惊。 他迎进焦裕禄,连声问: “老焦,出了啥事?” 焦裕禄说:“我想找你 谈谈。你在兰考十多年了 ,情况比我熟,你说,改 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 哪里?” 副书记沉思了一下, 回答说:“在于人的思想 的改变。” “对。”焦裕禄说:“但 是,应该在思想前面加两 个字:领导。眼前关键在 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 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 没有抗灾的群众。”两个 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 说到后半夜。他们的共同 结论是,除“三害”首先要 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 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 的思想教育。不首先从思 想上把人们武装起来,要 想进行除“三害”的斗争, 将是不可能的。严冬,一 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 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 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 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 一句:“走,跟我出去一 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 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 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 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 的冰柱。许多逃荒的灾民 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 。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 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 ,从这里开过……。焦裕 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 “同志们,你们看,他们 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 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 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 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 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 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 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 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 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 下了头。这时有人才理解 ,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 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 的车站。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 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 时候才正式开始。 焦裕禄听了大家的发 言,最后说:“我们经常 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 ,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 晚的情景,这样我们就会 带着阶级感情,去领导群 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紧接着,焦裕禄组织 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愚公移 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 革命干劲,鼓励大家象张 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 以后,焦裕禄又专门召开 了一次常委会,回忆兰考 的革命斗争史。在残酷的 武装斗争年代,兰考县的 干部和人民,同敌人英勇 搏斗,前仆后继。有个地 区,在一个月内曾经有九 个区长为革命牺牲,烈士 马福重被敌人破腹后,肠 子被拉出来挂在树上。… …焦裕禄说:“兰考这块 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 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 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 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 在这里战胜灾害?” 一连串的阶级教育和 思想斗争,使县委领导核 心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 站起来了。他们打掉了在 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 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从 上到下坚定地树立了自力 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 不久,在焦裕禄倡议和领 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 然的蓝图制订出来了。这 个蓝图规定在三五年内, 要取得治沙、治水、治碱 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 面貌。这个蓝图经过县委 讨论通过后,报告了中共 开封地委,焦裕禄在报告 上,又着重加了几句: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 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 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 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 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 达目的,我们死不暝目。 ” 这几句话,深切地反 映了当时县委的决心,也 是兰考全党在上级党组织 面前,一次庄严的宣誓。 P3-5



学习党史要同解决实 际问题结合起来,为群众 办实事,把学习成效转化 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本书 收录了《人民日报》刊发 过的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 先进事迹,如焦裕禄、谷 文昌、黄文秀、李夏、李 双星、李培斌、黄大发、 赵亚夫、段爱平、毛相林 、高宝来、张桂梅、吴亚 琴、朱忠华、其美多吉等 楷模,并配以相应的评论 、理论文章来解读人物的 精神气质,体现了共产党 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和坚持从群众身边的 事情做起,从群众关心的 难题改起,对群众倾注真 情实感的模范事迹。本书 可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学 习参考资料,有助于广大 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转化 为工作动力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