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
#
暂坐
书号9787521210033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
中图法分类号 I247.5
作者/译者贾平凹
版次/印次1
开本

¥58.00

一、伊娃·西京城
二、海若·茶庄
三、陆以可·西涝里
四、羿光·拾云堂
五、希立水·西明医院
六、虞本温·火锅店
七、辛起·希立水家
八、陆以可·建业街
九、司一楠·登丰巷
十、应丽后·香格里拉饭店
十一、海若·筒子楼
十二、高文来·茶庄
十三、应丽后·泡馍馆
十四、海若·茶庄
十五、伊娃·拾云堂
十六、海若·茶庄
十七、向其语·能量舱馆
十八、严念初·甜醅店
十九、辛起·茶庄
二十、小唐·曲湖
二十一、伊娃·拾云堂
二十二、应丽后·咖啡吧
二十三、辛起·家属院
二十四、向其语·庵前
二十五、海若·麻将室
二十六、夏自花·医院
二十七、伊娃·拾云堂
二十八、小苏·茶庄
二十九、陆以可·火锅店
三十、海若·筒子楼
三十一、辛起·城中村
三十二、冯迎·拾云堂
三十三、海若·停车场
三十四、高文来·茶庄
三十五、伊娃·西京城
后记



一、伊娃·西京城 杭州有个山寺,挂着 一副门联:南来北往,有 多少人忙忙;爬高走低, 何不停下坐坐。坐下作甚 ?喝茶呀。天下便到处都 有了茶庄。西京城里也就 开着一家,名字叫暂坐。 二〇一六这一年,一 个叫伊娃的俄罗斯女子, 总感觉着她又一次到了西 京,好像已经初春,雾霾 却还是笼罩了整个城市。 其实,这里在五年前 就有了雾霾,只是轻微, 谁也没当回事,常常黑云 在城南的秦岭上空移动, 人们还戏谑:哟,北京的 雾霾也给咱飘些来了?! 飘过来的仅薄薄如一层纱 ,很快就消散了。而现在 ,空气里多是烟色,还有 些乳色和褐色,初若溟蒙 ,渐而充塞,远近不知深 浅,好像有妖魅藏着,路 面难以分辨斑马线,车辆 似乎沉沦,所有的建筑一 下子全失去重量,飘浮着 ,恍惚不定。 但大街小巷里依然是 人多,那么多的人啊。 如果地球是一座山吧 ,沟沟岔岔就会有动物: 这条沟里是些大动物,比 如狮子呀,老虎呀,熊呀 ;那条岔里又是些小动物 ,岩羊、獾、狐狸和刺猬 ;还有些沟岔有水潭,生 存了丑陋的鱼,还有些沟 岔里则是奇奇怪怪的鸟类 。中国人或许都是鸟类, 数目庞大,飞起来遮天蔽 日,落下来占据全部枝头 ,兴奋又慌张,彼此呼应 ,言语嘈杂。任何言语一 旦嘈杂了,便失去了节奏 ,成为一种烦嚣,感觉是 成千上万个口齿同时嗑动 瓜子,是满世界的蚊蝇都 聚来了,嗡然为雷。 伊娃就是被这种烦嚣 聒醒的,一推开窗子,天 刚刚亮,似乎还有半片残 月寡白着,拥挤的人群便 全在雾霾的街道上混乱不 堪,场面诡异而恐怖。 门口有了咳嗽声,房 东大妈进来,提着一网兜 的韭菜、西葫芦、线辣子 和葱,还有一纸盒鸡蛋。 昨晚到来,已经是深夜, 大妈埋怨怎么不提前通知 呢,否则会做了糊烂饼等 着的。糊烂饼是一种煎饼 ,因在面糊糊里加了韭菜 末、西葫芦丝、鸡蛋和剁 碎的线辣子,做出来比一 般的煎饼可口得多。伊娃 就爱吃这个。她感激着大 妈还记得她好吃这个,顺 嘴说了:那明天吃吧。没 想大妈竟就买回了食材。 大妈说,哎哟,咋不多睡 一会儿?伊娃赶紧去接了 网兜和鸡蛋盒,还替大妈 拍了拍后背,说:你这么 早就去了菜场!大妈说: 也不早,街上人都满了。 伊娃说:这么大的雾霾了 ,还那么多人啊?!大妈 说:人是走虫么。伊娃笑 了一下,又看着窗外,就 在想,人为什么就那么爱 走动,都走动着去干什么 呢?空气这样不好,街道 上熙熙攘攘这么多人,该 是行走着饥饿的酒囊饭袋 ,或是一个一个散发着热 量和污浊气味的火炉子、 垃圾桶?! 大妈在问:吃完饭了 ,你要去那个暂坐茶庄吗 ?伊娃说:是啊是啊,我 得见见海若么。 伊娃说着,自己的耳 脸却有些发烫了:这不也 和街道上的人一样吗?他 们还都是一个城市的,城 东的要去城西,城西的要 去城东,城南的要去城北 ,城北的要去城南,而自 己偏就从圣彼得堡来到西 京,来了住在旧城内,又 要去曲湖新区,岂不也在 增加街道的拥挤度啊! 伊娃确实和街道上的 人没有区别,在西京留学 的五年里,自以为已经是 西京人了,能叫得出所有 街巷的名字,比如皇城路 、汉阳路、府佑街、贡院 街、书院巷、朱雀街、玄 武路、东市、西市、炭市 巷、糖坊巷、端履门…… 在娓娓而谈这座城是中国 十三个王朝的古都时,脸 色涨红,鼻梁上的雀斑都 明显可见。更习惯了这里 的风物和习俗,以及人的 性格、气质、衣着、饮食 ,就连学到的中文普通话 中都夹杂了浓重的西京方 言。当学业完成回到圣彼 得堡的五年里,母亲去世 ,与那个男朋友又分了手 ,从此多少个夜晚,她都 是梦里走在了只有这个城 市才有的井字形的街巷里 。在城墙头上放风筝。听 见了晨钟暮鼓。或者,坐 在夜市的小摊位上吃炒面 和烤肉,来一对羊宝,她 会对着摊主大声地说,依 然是生硬的方言,在众目 睽睽下将那两颗羊卵子咬 嚼得嘴角流油。或者,就 挤身在城河沿岸的人簇中 ,看自乐班唱秦腔,那些 精瘦又施了胭脂的男人和 女人唱起来如同吼叫,嘴 大张着能塞进一个拳头。 每当她又一次梦见散步于 街头,发现了一只空塑料 水瓶,就捡起放进垃圾桶 里,路边新栽的一棵桂树 倾斜了,立即走近扶正, 还用力地踩了踩树根的土 ,醒来才意识到她对于西 京的感情。是的,西京是 伊娃的第二故乡了,回圣 彼得堡是回,回西京也是 回,来来往往都是回家。 吃罢饭,从房东家的 楼上下来,院子里,那张 石桌上空竟然有了紫藤架 ,枝叶纠结了那么一大堆 ,以至于从架子的四面垂 下来,像是挂着了帘子。 伊娃曾经在那张石桌上读 过书,每每都有一只猫就 跑来,卧在一旁。猫还在 吗?这念头刚一起,传来 的却是长长的叫唤,声嘶 力竭,痛苦凄凉。伊娃一 扭头,门房的老头举了扫 帚跑过去,他的肚子更大 了,衫子紧身,又是没有 对齐纽扣。伊娃说:大爷 好!他好像是哼了一下, 扫帚就搕打藤蓬,厉声骂 :叫,叫,大白天的你叫 什么春?!骂毕,似乎才 反应过来,伊娃已经出了 小区大门,兀自咕哝:哦 !是伊娃吗?猫又在车棚 顶上再一次声唤了。 (P1-3)



在我七十岁前,《暂 坐》可能是最后的一部长 篇小说。酷暑才过,书稿 刚完。字数是二十一万吧 ,整整写了两年,这比以 往的任何一部书都写得慢 ,以往的书稿多是写两遍 ,它写了四遍。年纪大了 ,爱弹嫌,弹嫌别人,更 弹嫌自己,总觉得这样写 着不行,那样写着欠妥, 越是时间不够用,越是浪 费时间。 《暂坐》写城里事, 其中的城名和街巷名都是 在西安。在西安已经生活 了四十多年,对它的熟悉 ,如在我家里,从客厅到 厨房,由这个房间到那个 房问,无论多少拐角和门 窗,黑夜中也出入自由。 但似乎写它的小说不多, 许多人认为我是乡土题材 的作家,其实现在的小说 哪能非城即乡,新世纪以 来,城乡都交织在一起, 人不是两地人了,城乡也 成了我们身份的一个镍币 的两面。 突然想写《暂坐》, 缘于我楼下的那个茶庄搬 走了。茶庄在的那些年, 我每日两次都在那里喝茶 ,一次是午饭前,一次是 晚饭后。茶是喝到了好茶 就只能再好不能将就,我 已经被培养成喝茶贵族了 ,茶庄却搬走了。人在身 体好的时候并不觉得还有 呼吸,一旦病了,才知道 呼吸的重要,且一呼一吸 是那样地紧迫,一刻不停 。茶庄在卖着全城最好的 茶,老板竟是一位女的, 人长得漂亮,但从不施粉 黛,装束和打扮也都很中 性。我是从那时起,醒悟 了雌雄同体性的人往往是 人中之凤。她还有一大群 的闺蜜,个个优游自尊, 仪态高贵。我曾经纳闷: 为什么男的没有,女的则 有闺蜜呢,而且她的闺蜜 还那么多?后来我也是醒 悟了,女的比男的有更多 的心事,无论多么了不起 的女的,她们都需要倾诉 ,闺蜜就是来做倾诉的。 那些闺蜜隔三岔五地来到 茶庄聚合,那是非常热闹 和华丽的场面。这如一个 模特在街上走,或许有人 回头看,而十多个模特列 队在街上走,那就满街注 目。我是在茶庄看见了她 和她的闺蜜,她们的美艳 带着火焰令你怯于走近, 走近了,她们的笑声和连 珠的妙语,又使你无法接 应。她们活力充满,享受 时尚,不愿羁绊,永远自 我。简直是,你有多高的 山,她们就有多深的沟, 你有云,云中有多少鸟, 她们就有水,水中有多少 鱼。她们是一个世界。 现在,茶庄搬走了, 不知是因为经济下滑,又 强有力地反腐,作为奢侈 品的高档茶已越来越难卖 了,还是房租太贵,员工 的工资一再上涨,经营再 也无法为继?而留给我的 只是叹息,看茶碗在渴着 ,看蜡烛要烧死。 她们有太多的故事, 但故事并不就是《暂坐》 的文本。在《暂坐》里, 以一个生病住院直到离世 的夏白花为线索,铺设了 十多个女子的关系,她们 各自的关系,和他人的关 系,相互间的关系,与社 会的关系,在关系的脉络 里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和位 置,正如一段古文所写: “墙东一隙地,可二亩许 ,诛茅夷险,缭以土垣, 垣外杂种榆柳,夹桃花其 中。”这是她们的生存状 态,亦是精神状态。而菟 丝女萝蔓延横生,日光漏 叶莹如琉璃,叙述以气流 布,凝聚为精则是结构之 处。其中更有着陆以可的 再生人父亲出现的奇异, 有着冯迎幽灵萦绕的迷丽 ,使这人间的人确实有了 两种:人类和非人类。也 时空转换着,一切都有了 起浮不定黑白无常的想象 可能。 《暂坐》中仍还是日 子的泼烦琐碎,这是我一 贯的小说作法,不同的是 这次人物更多在说话。话 有开会的,有报告的,有 交代和叮咛,有诉说和争 论,再就是说是非。众生 说话即是俗世,就有了观 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 的是大干世界中一切内外 所有的诸声,而我们,则 如《妙法莲华经》所言: 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 常耳总也听得,起码无数 种人声,闻悉能解。 《暂坐》里虽然没有“ 我”,我就在茶庄之上, 如燕不离人又不在人中, 巢筑屋梁,万象在下。听 那众姊妹在说自己的事, 说别人的事,说社会上的 事,说别人在说她们的事 ,风雨冰雪,阴晴寒暑, 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生 死离别,喜怒哀乐。明白 了凡是生活,便是生死离 别的周而复始地受苦,在 随着时空流转过程的善恶 行为来感受种种环境和生 命的果报。也明白了有众 生称有宇宙,众生之相即 是文学,写出了这众生相 ,必然会产生对这个世界 的“识”,“识”亦便是文学 中的意义、哲理和诗性。 在写这些说话的时候 ,你怎么说,我怎么说, 你一句,我一句,平铺直 叙地下来,确实是有些笨 了,没有着那些刻意变异 和荒诞,没有着那些华丽 的装饰和渲染,可能会有 人翻读上几页便背过身去 。但我偏要这样叙述的。 在这个年代,没有大的视 野,没有现代主义的意识 ,小说是难以写下去。这 道理每个作家都懂,并且 在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在 让自己由土变洋,变得更 现实主义。可越是了解着 现实主义就越了解着超现 实主义,越是了解着超现 实主义也越是了解着现实 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的 长河,在这条长河上有上 游、中游、下游,以及湾 、滩、潭、峡谷和渡口。 超现实主义是生活迷茫、 怀疑、叛逆、挣脱的文学 表现,这种迷茫、怀疑、 叛逆、挣脱是身处时代的 社会的环境的原因,更是 生命的,生命青春阶段的 原因。处理这些说话,一 尽地平稳,笨着,憨着, 涩着,拿捏得住,我觉得 更显得肯定和有力量,也 更能保持它长久的味道。 尽力地去汲取一切超现实 主义的元素,丰富自己, 加强自己,来从事适合国 情和自况的写作。视野决 定着器量,器量大了怎么 着都从容。 写过那么多的小说, 总要一部和一部不同。风 格不是重复,支撑的只有 风骨。《暂坐》就试着来 做撑杆跳,能跳高一厘米 就一厘米。它的突破每每 以失败为标志,俄国的那 个巴捷耶娃似乎从没有见 好就收。 齐白石在他晚年的绘 画中,落款总是要写上八 十几岁或九十几岁,这是 一种释然,还是一种炫耀 ?而《暂坐》之所以敢纯 写一群女的,实在是我不 自信使然。写作中,常常 不是我在写她们,而是她 们在写我,这种矛盾和分 裂随处可见。写到了最后 ,困扰我的是,女的是最 会恋爱的,为什么她们都 是不结婚或离异后不再结 婚?世上的事千变万化而 情感是不会变的吗,还是 如看到的那句话:别说我 爱你,你爱我,咱们只是 都饿了。我就这么疑惑着 ,犹如这个城市在整个冬 季和春季所弥漫的雾霾, 满天空都是个谜团。 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三 日中秋夜



《暂坐(精)》是著名 作家贾平凹最新的长篇小 说,以西安城为背景,讲 述了一群独立奋斗的都市 女性在心灵上相互依偎的 故事。以生病住院直到离 世的夏自花为线索,以暂 坐茶庄的老板海若为中心 ,刻画了红楼群芳般的众 生相。她们神秘着,美丽 着,聚散往来之间,既深 深吸引人,又令人捉摸不 透。 茶楼里的世态炎凉正 是社会的缩影,环环相扣 的命运展示着人物的生存 状态和精神状态。在泼烦 琐碎的日子里,看得到茶 艺、书画、古玩的美,悟 得出上至佛道下至生活的 智慧。 在大巧若拙、余味无 穷的文字背后,仿佛作者 就在茶庄楼上,慈悲而关 切地看着:人生短暂,且 来小说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