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 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公认 ,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 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 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 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 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 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 使青少年摆脱平庸和狭隘, 发现自己居然能获取那么伟 大的精神依托,于是也就在 眼前展现出了更为精彩的人 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 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 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无限 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 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 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 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 业,大多会毕生散发出美的 因子,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 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 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 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 如,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 生,课程份量本已不轻,又 少不了各种少年或是青春的 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 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 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 和任性癖好所席卷。他们吞 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不幸 成了信息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 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 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 “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 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 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 ”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 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 马来纵横践踏。”不少学生 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 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 ,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教 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 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 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 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新课标经典文学名 著金库”,正是这种努力的 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 目上花了不少功夫,然后又 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 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 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 洁的形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 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 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 后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 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 寻找原著。因此,它们也就 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 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 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 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 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 ,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 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 ,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 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 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 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 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 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 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 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余秋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一章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 ,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 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 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 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 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 :年轻力壮,腿脚伶俐的, 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 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 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 固定的“车口”(停放车子的 地方)或宅门一放,专等坐 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 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 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 车份儿”(向车主交的租车 的租金)也没着落,但也不 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 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 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 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 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 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 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 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 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 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 都有相当地漂亮,所以在要 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 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 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 。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 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 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指 从下午四点开始拉,一直拉 到第二天天亮之前)。夜间 ,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 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 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 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 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 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 只能早早地出车,希望能从 清晨转到午后_三四点钟, 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 (日常生活中吃的和用的) 。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 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 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 ,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 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 ——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 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 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 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 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 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 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 ,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 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 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 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 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 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 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 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 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 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 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 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 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 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 了家。这一些是以前绝没想 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 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 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 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 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 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 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 着泪,]了这条到死亡之路 。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 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 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 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 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 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 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 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 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 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 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 派别。生于西苑海甸(即海 淀)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 ,清华,较比方便;同样, 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 ;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 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 ;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 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 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 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 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 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 。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 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 ,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 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 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 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 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 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 ,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 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 慢,低着头,目不旁视地, 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 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 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 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 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 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 ;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 鞋;干净,利落,神气。一 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 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 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 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 说——我们希望——一盘机 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 。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 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 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 ,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 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 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 手里,高等车夫。 P1-3
《骆驼祥子》是老舍京 味小说的代表作,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小说 描写了祥子从农村流落到城 市后,由一个善良本分的车 夫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 无赖的悲惨遭遇,控诉了黑 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剥削 与压迫,表达了对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小说有浓郁的 京味儿,是现代白话小说的 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