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
#
朝花夕拾(附阅读与考试手册)-中学语文名著导读阅读丛书
书号9787549394937
出版社江西高校
出版日期 2021-04
中图法分类号 I210.4
作者/译者鲁迅
版次/印次1
开本

¥27.00

“名著导读”:读书的好 帮手 统编语文教材已在全国 的中小学投入使用,这对 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件 大好事。新版语文教材对 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了前 所未有的重视,这提示我 们,阅读课外书不再是语 文学习可有可无的要求, 而是学生学好语文和提高 语文素养必须要做的事, 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 基础。 大家都知道广泛阅读课 外书的重要性,但普遍缺 少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整 本书的方法体系。那么这 套体系藏在哪里?就藏在新 版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 教材推荐图书的栏目叫“快 乐读书吧”,初中语文教材 推荐图书的栏目叫“名著导 读”。这两个栏目,一方面 为学生推荐了必读书目, 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师生勾 勒出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体系。比如做夹批、旁批 、摘抄、读书笔记;再比 如阅读小说,要学会把握 人物形象和梳理情节等。 与小学阶段多读书、读 好书相比,到了初中阶段 ,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 学作品便成了必然。下面 我们专门把初中阶段“名著 导读”中提到的读书方法, 按通用阅读法、文体阅读 法、专题探究阅读法为大 家梳理出来。 通用阅读法 不论阅读什么作品,都 有一些通用的阅读方法需 要掌握。除了小学阶段常 见的字词积累之外,初中 阶段需要掌握更复杂、更 深层次的阅读方法。 (一)摘抄和做笔记 摘抄就是摘录书中的词 语、句子等。做读书笔记 包括概括全书要点,并记 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疑问 、感想等。 (二)圈点勾画和批注 圈点勾画是指阅读时利 用符号在文章的字、词、 句、段上做出标记。如用 圈点标记出精警之处,用 波浪线画出重要语句等。 批注是指把批语和注释随 手写在书中的空白处,以 帮助理解和思考。根据位 置不同,批注又分为“旁批” “眉批”“尾批”“夹批”等。 (三)精读和跳读学生在 阅读一些长篇作品时,可 以根据兴趣和读书目的的 不同,采取精读或跳读的 方法。比如《西游记》就 适合精读与跳读两种方法 并用。 (四)快速阅读 当读者急于想知道故事 的结局时,可以采用快速 阅读的方式,以便尽快了 解全书的内容。快速阅读 时,首先,要心无旁骛, 集中全部精力。其次,以 默读为主,眼睛的视域要 宽广。最后,要善于抓住 故事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信 息,同时忽略不重要的细 节。 (五)选择性阅读 在读整本书,特别是大 部头作品时,学生可以根 据兴趣选择吸引自己的章 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 题,或根据自己的读书目 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 内容。 文体阅读法 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 ,要首先看看这部作品属 于什么文体,了解不同文 体的特征。因为每一种文 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 独特性。对于不同文体, 就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 (一)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以向大众普及 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一 般深入浅出,用简明易懂 的语言说明复杂、抽象的 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 传播。阅读《昆虫记》等 科普作品时,除了要了解 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书的梗 概,在阅读过程中,也要 懂得如何借助工具书或相 关资料查询专业性较强的 概念、术语,更要注意体 会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纪实作品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 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 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或记 录历史或叙写现实,其内 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 空虚构。所以学生在阅读 纪实作品时,最基本的要 求是明确作品所写的事实 。 (三)诗歌 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 代诗歌,都是用高度凝练 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 的丰富情感,并具有一定 的节奏和韵律。因此,学 生在阅读诗歌时,首先, 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比如一般分行写,有些押 韵,有些不押韵。其次, 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 语言更为精简优美,更有 利于情感的抒发。最后, 要学会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 (四)小说 1.中国古典小说 古典小说往往以其高超 的叙事艺术、精湛的描写 技巧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语 言而为人称道,特别是以“ 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古典白 话小说在这些方面更是堪 称典范。所以学生在阅读 古典小说时,要了解早期 白话小说的题材特点及其 艺术手法,比如在叙事角 度上,白话小说一般采取 全知全能的视角;阅读时 还要分析人物形象,体会 语言风格。此外,学生在 阅读《儒林外史》等讽刺 作品时,要体会作者的批 判精神,还要学会欣赏讽 刺笔法;最后,要联系现 实,深入理解和思考作品 的现实意义。 2.外国经典小说 外国小说作品众多,有 各种流派,反映了不同国 家人民的社会生活、风俗 民情等。因此,学生在阅 读《简·爱》等外国小说时 ,除了要关注小说的故事 、人物、主题等基本元素 ,还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 景,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关注小说的叙事角度, 并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专题探究阅读法 除了以上阅读方法,每 册教材的“名著导读”下都有 “专题探究”的板块。以七年 级上的《朝花夕拾》为例 。《朝花夕拾》一书中的 专题探究分别是:(1)探寻 鲁迅先生的童年,了解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生 活情况。(2)在书中,鲁 迅先生还记录了自己生命 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长 妈妈、寿镜吾老先生等。 学生在阅读时,可以任选 一个人物,梳理文章中描 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 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 写人物的方法。(3)了解鲁 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念, 看看他对儿童教育的思考 和看法。 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以 上阅读方法,我们以一些 经典内容为例,把这些阅 读方法以插件的形式穿插 在书中。这样既不会破坏 文本的完整性,又能为学 生起到示范作用。另外, 我们不仅在正文后面附有 读后感,而且设计了独立 的小册子,小册子可以让 学生以小练习的形式复习 各种阅读方法。 我们相信,在老师的指 导下,通过这样点面结合 的阅读,学生一定会快乐 地走入那神奇、广博的阅 读世界。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希望

风筝
过客
死火
立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淡淡的血痕中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兔和猫
社戏
读后感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 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 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 和猫》;这是自画招供, 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 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 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 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 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 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 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 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 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 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 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 ,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 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 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 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 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 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 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 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 水狗”!”这“逻辑”的奥义, 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 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 ,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 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 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 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 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 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 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 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 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 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 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 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 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 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 博士(Dr.0.Dahnhardt)的 《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 ,总算发见了那原因了。 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 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 了一个会议,鸟,鱼,兽 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 大会议定,派伙计去迎接 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 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 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 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 ,”大众说,“它是驼背的。 ”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 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 ,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 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 !”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 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 仇家。 日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 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 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 演,玩具的工致,也无不 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 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 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 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 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 狗的自己没眼力。然而原 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 。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 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 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 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 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 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 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 ,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 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 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 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 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 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 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 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 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 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 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 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 ,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 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 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 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 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 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 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 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 物主,高高在上,那么, 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 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 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 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 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 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 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 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 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 说话,随俗来谈一谈,—— 辩一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 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 ,而且光明正大的。一,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 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 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 ,放走,又捉住,捉住, 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 ,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 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 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 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 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 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 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 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 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 ,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 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 的,虽然也像是当时涌上 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 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 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 ,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 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 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 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 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 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 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 吕该尔(P.Bruegel d.A)的 一张铜版画Allegorie der Wollust 上,也画着这回事 ,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 外古今一致的。 P4-5



《朝花夕拾(附阅读与考 试手册)/中学语文名著导读 阅读丛书》是我国现代著 名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 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等散文共10篇。书 中收录的散文大多是讲述 鲁迅先生少年时期和青年 时代的经历,回忆青少年 时代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