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php?src=http://pic.xinhuabesthy.com:8090/34924/5086914-fm.jpg&sn=828d6b265abf40165590cf4f1e2c75e7)
![#](/pic.php?src=http://pic.xinhuabesthy.com:8090/34924/5086914-fm.jpg&sn=828d6b265abf40165590cf4f1e2c75e7)
“名著导读”:读书的好 帮手 统编语文教材已在全国 的中小学投入使用,这对 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件 大好事。新版语文教材对 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了前 所未有的重视,这提示我 们,阅读课外书不再是语 文学习可有可无的要求, 而是学生学好语文和提高 语文素养必须要做的事, 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 基础。 大家都知道广泛阅读课 外书的重要性,但普遍缺 少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整 本书的方法体系。那么这 套体系藏在哪里?就藏在新 版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 教材推荐图书的栏目叫“快 乐读书吧”,初中语文教材 推荐图书的栏目叫“名著导 读”。这两个栏目,一方面 为学生推荐了必读书目, 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师生勾 勒出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体系。比如做夹批、旁批 、摘抄、读书笔记;再比 如阅读小说,要学会把握 人物形象和梳理情节等。 与小学阶段多读书、读 好书相比,到了初中阶段 ,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 学作品便成了必然。下面 我们专门把初中阶段“名著 导读”中提到的读书方法, 按通用阅读法、文体阅读 法、专题探究阅读法为大 家梳理出来。 通用阅读法 不论阅读什么作品,都 有一些通用的阅读方法需 要掌握。除了小学阶段常 见的字词积累之外,初中 阶段需要掌握更复杂、更 深层次的阅读方法。 (一)摘抄和做笔记 摘抄就是摘录书中的词 语、句子等。做读书笔记 包括概括全书要点,并记 录自己阅读时产生的疑问 、感想等。 (二)圈点勾画和批注 圈点勾画是指阅读时利 用符号在文章的字、词、 句、段上做出标记。如用 圈点标记出精警之处,用 波浪线画出重要语句等。 批注是指把批语和注释随 手写在书中的空白处,以 帮助理解和思考。根据位 置不同,批注又分为“旁批” “眉批”“尾批”“夹批”等。 (三)精读和跳读学生在 阅读一些长篇作品时,可 以根据兴趣和读书目的的 不同,采取精读或跳读的 方法。比如《西游记》就 适合精读与跳读两种方法 并用。 (四)快速阅读 当读者急于想知道故事 的结局时,可以采用快速 阅读的方式,以便尽快了 解全书的内容。快速阅读 时,首先,要心无旁骛, 集中全部精力。其次,以 默读为主,眼睛的视域要 宽广。最后,要善于抓住 故事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信 息,同时忽略不重要的细 节。 (五)选择性阅读 在读整本书,特别是大 部头作品时,学生可以根 据兴趣选择吸引自己的章 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 题,或根据自己的读书目 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 内容。 文体阅读法 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 ,要首先看看这部作品属 于什么文体,了解不同文 体的特征。因为每一种文 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 独特性。对于不同文体, 就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 (一)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以向大众普及 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一 般深入浅出,用简明易懂 的语言说明复杂、抽象的 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 传播。阅读《昆虫记》等 科普作品时,除了要了解 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书的梗 概,在阅读过程中,也要 懂得如何借助工具书或相 关资料查询专业性较强的 概念、术语,更要注意体 会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纪实作品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 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 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或记 录历史或叙写现实,其内 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 空虚构。所以学生在阅读 纪实作品时,最基本的要 求是明确作品所写的事实 。 (三)诗歌 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 代诗歌,都是用高度凝练 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 的丰富情感,并具有一定 的节奏和韵律。因此,学 生在阅读诗歌时,首先, 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比如一般分行写,有些押 韵,有些不押韵。其次, 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 语言更为精简优美,更有 利于情感的抒发。最后, 要学会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 (四)小说 1.中国古典小说 古典小说往往以其高超 的叙事艺术、精湛的描写 技巧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语 言而为人称道,特别是以“ 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古典白 话小说在这些方面更是堪 称典范。所以学生在阅读 古典小说时,要了解早期 白话小说的题材特点及其 艺术手法,比如在叙事角 度上,白话小说一般采取 全知全能的视角;阅读时 还要分析人物形象,体会 语言风格。此外,学生在 阅读《儒林外史》等讽刺 作品时,要体会作者的批 判精神,还要学会欣赏讽 刺笔法;最后,要联系现 实,深入理解和思考作品 的现实意义。 2.外国经典小说 外国小说作品众多,有 各种流派,反映了不同国 家人民的社会生活、风俗 民情等。因此,学生在阅 读《简·爱》等外国小说时 ,除了要关注小说的故事 、人物、主题等基本元素 ,还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 景,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关注小说的叙事角度, 并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专题探究阅读法 除了以上阅读方法,每 册教材的“名著导读”下都有 “专题探究”的板块。以七年 级上的《朝花夕拾》为例 。《朝花夕拾》一书中的 专题探究分别是:(1)探寻 鲁迅先生的童年,了解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生 活情况。(2)在书中,鲁 迅先生还记录了自己生命 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长 妈妈、寿镜吾老先生等。 学生在阅读时,可以任选 一个人物,梳理文章中描 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 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 写人物的方法。(3)了解鲁 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念, 看看他对儿童教育的思考 和看法。 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以 上阅读方法,我们以一些 经典内容为例,把这些阅 读方法以插件的形式穿插 在书中。这样既不会破坏 文本的完整性,又能为学 生起到示范作用。另外, 我们不仅在正文后面附有 读后感,而且设计了独立 的小册子,小册子可以让 学生以小练习的形式复习 各种阅读方法。 我们相信,在老师的指 导下,通过这样点面结合 的阅读,学生一定会快乐 地走入那神奇、广博的阅 读世界。
译序
荒石园
松毛虫
昆虫的装死
昆虫的“自杀”
绿蝇
蝉和蚂蚁的寓言
蝉出地洞
螳螂捕食
天牛
萤火虫
灰蝗虫
绿蝈蝈
大孔雀蝶
小阔条纹蝶
意大利蟋蟀
田野地头的蟋蟀
圣甲虫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
圣甲虫的造型术
西班牙蜣螂
米诺多蒂菲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隧蜂
隧蜂门卫
老象虫
纳尔仓那狼蛛
朗格多克蝎
读后感
荒石园 那儿是我情有独钟的地 方,是一块不算太大的地 方,是我的Roc erat in vofis①,周围有围墙围着, 与公路上的熙来攘往、喧 闹沸扬相隔绝,虽说是偏 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 问津,又遭日头的暴晒, 却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 目昆虫们所喜爱的地方。 因无人问津,我便可以在 那里不受过往行人的打扰 ,专心一意地对沙泥蜂和 石泥蜂等进行艰难的探索 。这种探索难度极大,只 有通过实验才能完成。我 无须在那里耗费时间,伤 心劳神地跑来跑去,东寻 西觅,无须慌急慌忙地赶 来赶去,我只是安排好自 己的周密计划,细心地设 置下陷阱圈套,然后,每 天不断地观察记录所获得 的效果。是的,“钟情宝地” ,那就是我的夙愿,我的 梦想,那就是我一直苦苦 追求但总难以实现的一个 梦想。 一个每天都在为生计操 劳的人,想要在旷野之中 为自己准备一个实验室, 实属不易。我四十年如一 日,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 力,与贫困潦倒的生活苦 斗着,终于,有一天,我 的心愿得到了满足。这是 我孜孜不倦、顽强奋斗的 结果,其中的艰苦繁难我 在此就不赘述了,反正, 我的实验室算是有了,尽 管它的条件并不十分理想 ,但是,有了它,我就必 须拿出点时间来侍弄它。 其实,我如同一个苦役 犯,身上锁着沉重的锁链 ,闲暇时间并不太多。但 是,愿望实现了,总是好 事,只是稍嫌迟了一些, 我可爱的小虫子们!我真 害怕,到了采摘梨桃瓜果 之时,我的牙却啃不动它 们了。是的,确实是来得 晚了点儿:当初那广阔的 旷野,而今已变成了低矮 的穹庐,令人窒息憋闷, 而且还在日益地变低变矮 变窄变小。对于往事,除 了我已失去的东西而外, 我并无丝毫的遗憾,没有 任何的愧疚,甚至对我那 消逝而去的光阴也是如此 ,而且,我对一切都已不 再抱有希望了。世态炎凉 我已遍尝,体味甚深,我 已心力交瘁,心灰意冷, 每每禁不住要问问自己, 为了活命,吃尽苦头,是 否值得?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就是这样。 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 废墟,唯有一堵断墙残垣 危立其间。这个断墙残垣 因为是石灰沙泥浇灌凝固 ,所以仍然兀立在废墟的 中央。它就是我对科学真 理的执着追求与热爱的真 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 的膜翅目昆虫们,啊,我 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 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 描述呀?我会不会心有余而 力不足啊?我既然心存这份 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 了这么长的时间呢?有一些 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 。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 ,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 是我的朋友们,告诉他们 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 ,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 他们我一直惦记着你们。 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 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 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 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 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 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然 而,我缺少时间,又是单 枪匹马,孤立无援,无人 理睬,何况,我在高谈阔 论、纵横捭阖之前,必须 先考虑生计的问题。我请 你们就这么如实地告诉他 们吧,他们是会原谅我的 。 还有一些人在指责我, 说我用词欠妥,不够严谨 ,说穿了,就是缺少书卷 气,没有学究味儿。他们 担心,一部作品让读者读 起来容易,不费脑子,那 么,该作品就没能表达出 真理来。照他们的说法, 只有写得晦涩难懂,让人 摸不着头脑,那作品就是 思想深刻的了。你们这些 身上或长着螫针或披着鞘 翅的朋友,你们全都过来 吧,来替我辩白,替我做 证。 P3-4
《昆虫记(附阅读与考试 手册)/中学语文名著导读阅 读丛书》是法国昆虫学家 、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昆 虫学著作。书中依据作者 细致的观察和严谨的研究 ,详细记述了多种昆虫的 种类、习性,用生动简洁 的文字描绘了昆虫的行为 与生活,引人入胜,妙趣 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