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的要津 进步的阶梯 书是人类的创造,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体现,是 精神自觉的产物。她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 也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朱光潜《谈 读书》)。她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与古人把谈,与外国人 对话;她可以联系古今,“保存国粹,保存我们”(鲁迅 《热风·三十五》)。 《说文解字》:“书,箸也。从聿,者声。”《释名 ·释书契》:“书,亦言著也,著之简、纸永不灭也。” 《广雅·释言》:“书,记也。”简言之,书者,用笔记 事、用笔说话也。记事在先而说话在后。文字之发明首先 用于记事,最早记事是“史官”用笔(聿)书于简册,是 谓“策书”、文书。这就是史书所谓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书·顾命》:“太史秉书,御王册命。”此书即记事 ,记载前事之册书。大册为典。而所谓大册,就是庄子所 谓“先王之陈迹”,就是《尚书》所载“典、诰、誓、命 、训、谟”之属,《诗经》之“大雅”及“颂”等。《书 ·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说明商代已开始用简 记事,或者说我国以筒作为书写材料的历史至少是商代开 始的。 春秋以降,人文发育,精神自觉之后,人类开始用笔 说话,用笔表达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的书由此诞生。孔 子师生集团把左史右史们所记“先王之陈迹”编辑(“论 ”“次”“修起”)为“经”,以开化、指导后人。他们 把左史即太史所记占筮档案编为《易经》,把右史即内史 所记先王之“事”、之“志”、之“行”分别编为《书经 》《诗经》和《礼经》。孔子等为什么从不可计数的简册 或日原始记录、原始档案中选择出此四种,进行编辑,即 “论”“次”“修起”,进而把它们上升为经典呢? 原因很简明:《易》旨在追寻生命的由来,探索“性 命之理”,“幽(阴)明(阳)之故”,旨在明“天道” ,预知天意,以期得到上天的帮忙护佑。故可以把其价值 意义概括为“天道可知”。而“《诗》以道志,《书》以 道事,《礼》以道行”(《庄子·天下》),我们了解了 氏族先王(圣人)之“事”、之“志”、之“行”,就可 以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像“先王”圣人那样达到生命的 理想境界。故可以把其价值意义概括为“圣人能及”。又 何以证明天道可知,圣人能及?孔子在“论”“次”“修 起”三项工作基础上,又做了第四项工作:“作”,作《 春秋》。孔子以他所居鲁国的史实为《易》《书》《诗》 《礼》四者成经,即为“天道可知,圣人能及”八字提供 事例史证。于是中华原典:“五经”,中国最早的书终于 诞生。“五经”的诞生是孔子师生集团为中华民族做出的 最重大贡献,她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所有 产品由之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由之逐渐形成。 经以载道。“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 大道也;少昊、颛项、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 常道也。”随之解释“经”的“传”和实践、落实“经” 的“子”相继相次问世。“传”者即《礼记》《左传》《 公羊》《谷梁》之类;“子”者即《论语》《孟子》《孝 经》《尔雅》之属。而“子”以孔子为首,为代表,包括 老子、庄子、孟子等先秦诸子,以至汉代董仲舒、淮南子 之流,释(佛)子最后参入,于是构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 中华民族的思想理论大体系,中国经书的大体系,成为国 学的核心构成。 与孔子同时或稍晚,印度次大陆、东地中海沿岸进入 所谓“轴心”时期,印度《奥义书》、波斯《古圣书》、 希伯来《圣经》的《旧约全书》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先哲论著,较晚的伊斯兰教《古兰经》等也 应时应运而生。 而随着人文的演进,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生活 的多元化,先哲先贤又创作出无数好的具有经典意义的书 ,蔡伦造纸以后我国更早早地出现了纸的书。比如可比配 经书而被称作“亚经”的《庄子》《离骚》《文选》《史 记》《汉书》《说文》《通典》《通考》《通鉴》、杜诗 、韩文等;比如《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 《苏东坡全集》《花间集》,姚姬传《古文辞类纂》、王 渔洋《古诗选》、张惠言《词选》,《西厢记》《琵琶记 》《桃花扇》及《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以 至从汉代《仓颉篇》《急就章》,到南朝周兴嗣《千字文 》、宋王应麟《三字经》,以至明清《治家格言》《幼学 琼林》及《笠翁对句》《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一些蒙 学经典。再比如海外先哲《罗兰之歌》《亚瑟王传》、但 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卢梭《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弗雷泽《 金枝》以及莎士比亚的剧本、莫里哀的喜剧、歌德的诗文 集、易卜生的剧本及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雨果、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小说等等。还有当代巴金、鲁迅、冰心、叶圣 陶等的书以及一些红色经典。代有精华,满天星斗,琳琅 满目,不胜枚举。可谓“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 之错行”(子夏语)。就像“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 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论说文集》)。于是使人类真正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科语)。 人类是万物之灵,其灵性开化表现无非有二:智慧和 教养。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二哲所言都非 常到位。书籍是使人开化的要津,是人们认识自身、认识 社会、认识生活、获取知识、愉悦心灵、启迪智慧、培养 素质、提升生命境界的重要途径。 …… 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先生说:“读书必先识其字 。”汉字是中华经典的主要载体,是记录和表达中国人的 “思维活动、认识活动”的书写符号体系。不识字何以读 书?不读书何以明白道理、道义,不明白道理、道义何以 做人?所以识字不仅是读书的前提,同时是做人的前提, 是自觉生命开始的前提。然而今天国人识字出了大问题: 汉字改革了。汉字改革造成一个不能否认的结果就是中国 人认不得中国字,中国人读不了中国经。于是中华经典日 益走出我们国人的生活,日益走出我们的国民教育体系。 因为五经诸子无不是改革以前的文字,即繁体字记载,无 不是文言文体。因此我们郑重建议,在进行日常语文教学 的同时,尽可能地加强一些繁体字和文言文的识读训练。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导他的弟子说:“古之学者为 己,今之学者为人。”显然孔子提倡“为己之学”。“为 己之学”乃“君子之学”,在修身,在“美其身”;为人 之学则“小人之学”,是做秀,显摆,是“务以悦人”。 “为已之学”是“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为人之学”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 寸耳”(荀子语)。读书是心灵的事,是个人行为。“为 己”才是读书之正道。二程说,为己者“‘因心以会道’ ,其终至于成物(成就自我和事业)”;为人者“‘冯( 凭)誉以显扬’,其终至于丧失(迷失自我)”。 《论语》开篇词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宪问》)这里孔子明确指出读书学习的目的就是获 得生命乐趣,最终做君子。读书是人生多么快乐的事情, 我们一生只有坚持学习,善于读书,不断实践,互相切磋 ,才能愉悦心灵,增强才智和修养,最终达到生命的理想 境界。 让我们共勉!敬畏经典,学而不厌,向先哲讨教,向 时贤学习。 让我们开阔眼界,崇德广智,向内用力,做好自己。 张辛 2014年12月31日于北大
阅读指南
第一章 盖茨黑德府
第二章 初入洛伍德慈善学移
第三章 海伦之死[精读]
第四章 来到桑菲尔德
第五章 邂逅主人[精读]
第六章 爱上罗切斯特
第七章 宴会[精读]
第八章 无聊的午后
第九章 吉卜赛算命人[精读]
第十章 里德太太去世
第十一章 求婚[精读]
第十二章 婚礼前夕
第十三章 夭折的婚礼[精读]
第十四章 抉择[精读]
第十五章 出走
第十六章 沼泽屋
第十七章 乡村教师
第十八章 意外的遗产
第十九章 圣约翰的求婚
第二十章 完美的结局[精读]
中高考考点精选
第一章 盖茨黑德府 简·爱与欺负自己的约翰·里德搏斗,被里德太太关 进了红房子,简·爱又冷又怕,得了一场大病,来看望简 ·爱的药剂师提出了让简·爱高兴的上学的建议,那么, 简·爱会实现她的愿望吗? 那一天不可能去散步了。我们早上已经在片叶无存的 灌木林中逛了一个钟头;冬日凛冽的寒风送来了阴沉的云 和透骨的雨,这就不可能再在户外活动了。 我倒是很高兴,我素来不爱远距离的散步,特别是在 寒冷的下午。对我来说,在阴冷的黄昏回家实在可怕,手 指和脚趾都冻僵了,还得听保姆蓓茜的责骂,而且我自己 觉得体质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娜,又感到低人一等。 这时候伊丽莎、约翰和乔治娜都在休憩室里,正簇拥 在他们的母亲周围,她斜靠在炉边的沙发上,心爱的儿女 都在身旁,看上去很是快活。她没让我和他们在一起,她 说她很遗憾,不得不叫我离他们远一点,她真的不能把小 孩的那些快乐的特权给我。 “蓓茜说我干了什么?”我问。 “简,我可不喜欢吹毛求疵或者寻根究底的人,再说 ,小孩儿这样打断长辈的话,实在可怕。找个地方去坐下 来,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就别多嘴。” 我溜进了休憩室隔壁的一间小小的早餐室。那间屋子 里有一个书架。不一会儿,我特意挑了一本图画很多的书 。我爬上窗口,缩起脚,把云纹呢红窗帘几乎完全拉拢, 这样我就加倍隐蔽起来了,仿佛坐在神龛里似的。 “呸!阴郁小姐!”约翰·里德在叫唤,接着他停了 一会儿,他发觉屋里显然是空的。 “她在什么鬼地方?”他接着说。“丽茜,乔琪(他 在叫他的姐妹)琼不在这儿。告诉妈妈,她跑出去淋雨去 了——坏畜生!” “幸亏我拉上了窗帘。”我想,我急切地希望他不会 发现我躲的地方。约翰·里德自己倒是不会发现的,他这 个人眼光不锐利,头脑也不灵敏。可是伊丽莎刚在门口探 头一望,就立刻说道:“她在窗台上呢,准没错,杰克。 ”我赶紧出来,因为我一想到可能被那个杰克拖出来就发 抖。“你要怎么样?”我既难堪又胆怯地问道。“我要你 上这儿来。”他在一张扶手椅上坐下,做了个手势,表示 要我过去站在他面前。 约翰·里德比我大四岁,他生得很粗大,皮肤发暗, 气色不佳。宽脸膛,粗线条,胖四肢。吃起饭来狼吞虎咽 ,结果脾气暴躁,目光迟钝,双颊松弛。约翰对母亲和姊 妹并没多少感情,对我则只有厌恶。他欺负我,折磨我, 我全身的每根神经都怕他,只要他走近,我浑身的每块肌 肉都会收缩拢来。有时我被他吓得手足无措,因为对他的 恐吓与折磨我无人倾诉。仆人们都为小少爷开罪,里德太 太则对儿子的恶行装聋作哑。尽管他时不时就当着她的面 这样做,不过更多的是背着她干的。 惯于逆来顺受,我走了过去。他朝我吐舌头扮鬼脸, 长达三分钟。舌头伸出来那么长,也不怕弄坏舌根。晓得 他马上就会动手打人,我一面提心吊胆,一面打量他令人 恶心的丑脸。大概他读懂了我的表情,突然一声不吭就出 手一拳,又快又狠,一个趔趄我退了两步才站稳。 “看你还敢不敢跟妈妈顶嘴,敢不敢鬼头鬼脑躲在帘 子后头,敢不敢刚才那副样子看我!耗子!” 受够了约翰的责骂,我从没想过要顶他,担心的倒是 如何捱过辱骂之后的毒打。 “你无权动我的书。你是妈妈说的包袱,你没有钱, 你爸也没留下什么。你该去讨饭,不该跟我们体面人家的 孩子一起吃住,现在我要教训教训你,看你还敢不敢乱动 我的书架,站到门口去,别挡住镜子和窗户。” 我遵从他的意思照办。开头还不明白他打什么主意, 可见他举起书要扔过来时,我立刻惊叫一声,本能地朝旁 边一躲。可惜迟了,书砸在我身上,我跌倒在地,脑袋撞 到门角磕伤,淌出血来,疼得厉害。我的恐惧已过顶点, 别的情绪跟着就来。 “你好狠心、好残忍!”我愤愤地道,“你就像杀人 犯——奴隶主——罗马皇帝!” “什么!什么!”他大叫,“敢这么跟我说话!听见 了没?伊丽莎,乔治娜,看我不告诉妈妈!先不急 ——”P1-2
由勃朗特所著的《简·爱》讲述了出身贫寒的简 ·爱在做家庭教师时,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产生了真 挚的爱情。就在两人的婚礼上,简·爱发现罗切斯特 家的阁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而她竟是罗切斯特的结 发妻子。简·爱愤而离开。不久,疯女人火烧庄园, 罗切斯特双目失明,并陷于贫困。就在他对生活感觉 绝望之际,简·爱回到了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