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
#
#
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小英雄雨来》
书号9787570408337
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4
中图法分类号 I287.45
作者/译者管桦
版次/印次1
开本

¥18.80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十四年抗战的峥嵘岁月,英勇的中国人民或以身许国 ,或毁家纾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从农村 到城市,从盆地到高原,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工人农民纷 纷参战,就连老弱妇孺也不退缩,纷纷加入抗战的洪流, 做军鞋、送军粮、传情报、抓间谍。抗战十四年,英勇的 中国人民自发贡献能量,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放弃,不言败,誓与日寇争高下;不论民,不论军, 一心同把战鼓擂!可谓“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 衣”!最终,我们伟大的人民以汗水、泪水和鲜血,谱写 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打赢了这场神圣 的保卫战! 此一役,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遭受的 耻辱,也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人民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有 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 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光阴荏苒,时代变迁。昔日硝烟已经散去,卢沟桥上 弹孔的余温早已化作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热情。我们回望 先烈们那可歌可泣的事迹,不仅是为了铭记他们卓越的功 勋,更是为了将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为此,本系列丛书 精心选择了多位作家在重要历史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 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而且至今都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优秀 作品,同时配以精心的诠释和点拨,力求为广大小学生提 供一套集教育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读本。 本系列丛书不仅弘扬红军战士、八路军战士、游击队 员以及儿童团员不屈不挠、捍卫祖国大好河山的革命精神 ,也展现出生长在红旗下的青少年积极向上、努力学习, 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终生的积极风貌。书中的 每一篇故事都闪耀着崇高的人性光辉,都凝聚着作者对祖 国深沉的爱。本系列丛书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爱国”有 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引导小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方 向,促进小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小学生阅 读这些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可以在缅怀中感动,在感动中 汲取前进的力量,进而以更端正的态度、更高昂的热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东方的睡狮已经醒来,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希望每一位小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本系列丛书汲取红色“营 养”,赓续红色精神,并让这种精神变为心中夺目的红星 ,照耀着我们在复兴之路上稳步前进,进而以更大的成就 告慰我们的英雄,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编者



雨来这孩子
夜校
雨来被抓住了
扁鼻子军官
河沿上响了几枪
军事演习
我们就是到这儿埋地雷的
危险的侦察
特务
“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愤怒的土地!
他们这是到哪儿去呢?
杨大娃
像八路军那样爱自己的同志
渡河
我不累呢,我是撒尿来着
跳进人来啦
来了个骑自行车的人
杜绍英
妈妈决心拖住特务
“一定救回自己的同志!”
打呀!开枪!
芦花村好不热闹
腮帮上有“酒窝”的战士
再有二百个柜还不够呢
东屋住满了鬼子兵
快走吧
放羊的
越胆小越害怕,越胆大越不怕
谁?站住!
“快让我进去吧!”
“敌人来了!”
一场大战
钻进网里的小鹰
“我要有枪早把你们打死了!”
“这个小八路”
怎么逃跑呢?
就是李大叔
牛车上坐着个小媳妇
战斗开始了
小英雄的故事多着呢
我的读书笔记
我的读后感



雨来这孩子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 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 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这村里 的。 雨来最喜欢这道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 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很多光屁股的小朋友,好像 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 底,还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妈妈说河里有淹死的人,怕是把 雨来拉去当替死鬼。 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身上一丝不挂,浑 身的水锈,被太阳晒得油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 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 挨打啦,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着,一边回头。糟了 !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 ,远远向雨来喊: “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雨来听出铁头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伸手一抓,可是 雨来浑身光溜溜,像个小泥鳅,一下没抓住,扑通,扎在 河里不见了。河水卷起很多圆圈,渐渐扩大。妈妈立在河 岸上,眼望着水圈发愣。 忽然,在老远地方,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像个小 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 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夜校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子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区上 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 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校的 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 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就立刻停 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 课本来。这是用夹板纸油印的,软鼓囊囊,雨来怕揉搓坏 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 斜写着“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伸出舌头舔 舔指头,掀开书。见女老师闪在一边,斜着身子,用手指 点着黑板上的白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 上学会的书。可是,背不到一半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 闪进一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 爸爸出外卖席回来了,可是,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着一根长长的步 枪。 爸爸向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 集合,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远?” 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滑滑的脊背,说:“ 这哪里有准儿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 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 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把村里民兵快带 到区上去集合。” 妈妈问:“区上在哪儿?” 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三天里头, 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被抓住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 才能回来。晌午到了,雨来吃了点儿剩饭,因为看家,不 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皮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房子震得好像要摇 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藏在怀里就往外跑,刚一迈 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抬头一看 ,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随后,雨来听见日本鬼子呜里哇啦地叫。交通员李大 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子的缸搬开。雨来两眼愣住了 :“哎!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交通员跳进洞里,说 :“把缸搬回原来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 许说。” 十二岁的雨来拿出吃奶的力气,才把缸搬回原来的地 方。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 撒腿就往后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着: “站住!” 可是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往后院跑。随 后,子弹向他头顶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雨来 急出一身冷汗。 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 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掉在地 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臂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 回到屋里。 P1-6



《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 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聪明、机智地掩护革命干部,在 敌人的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视死如归,多次逃出魔爪的 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 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部培养少年儿童爱国 主义情操,塑造我们民族不屈性格的优秀教育读本。 小说中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芦花戏 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等情节,无一不是那场风 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