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php?src=http://pic.xinhuabesthy.com:8090/35002/5047975-fm.jpg&sn=1decaab85b8d9f98bb4b0fbb123fcd21)
![#](/pic.php?src=http://pic.xinhuabesthy.com:8090/35002/5047975-fm.jpg&sn=1decaab85b8d9f98bb4b0fbb123fcd21)
《山海经》是一部充 满神话传说色彩的古老的 地理书。据说《山海经》 原书共二十二卷,现存十 八卷,三万一千余字,分 为《山经》和《海经》两 大部分。《山经》主要记 载海内山川地理、动植物 、矿物等的分布情况。《 海经》主要记载海内外各 地的奇异风貌、神奇事物 等。《山海经》对研究中 国古代历史、地理、民俗 、神话等内容,均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 成书经过、面世年代及流 传与演变情况,历来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不少注 家、评论家都对原创的古 本《山海经》进行了推论 和评述。现代学者一般认 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 ,作者亦非一人,其中许 多内容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 一起。《山海经》现可见 的最早版本是西汉刘向、 刘歆父子校刊而成的。晋 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 注。清朝,毕沅著有《山 海经新校正》,郝懿行著 有《山海经笺疏》。 《山海经》保存了夸 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 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 触不周山等大量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成为了后 世许多文学创作的源头。 神话被转换为其他文学形 式以后,虽然本身的神话 意义消失了,但却因在文 学中成为艺术性的存在而 更加活跃起来。《诗经》 与《楚辞》中都有《山海 经》的痕迹,尤其是《楚 辞》,保存了大量的古神 话。《老子》《庄子》《 淮南子》也吸取了大量古 代神话。同时,《山海经 》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 记载了古代科学家们的发 明创造,又记叙了他们的 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 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 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例 如,关于农业生产,《海 内经》载:“后稷是播百 谷。”“(叔均)是始作牛 耕。”《大荒北经》载:“ 叔均乃为田祖。”关于手 工业,《海内经》载:“ 义均是始为巧任,是始作 下民百巧。”关于天文、 历法,《海内经》载:“ 噎鸣生岁十有二。”《大 荒西经》载:“帝令重献 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 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 日月星辰之行次。”诸如 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一 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记载尤 其珍贵,这在其他书中是 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经 》载:“钟山之神,名日 烛阴,视为昼,瞑为夜, 吹为冬,呼为夏,不饮, 不食,不息,息为风,身 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 为物,人面,蛇身,赤色 ,居钟山下。”这些资料 虽然不成体系,不够完备 ,却为后世研究先秦时代 奠定了基础。 曾经,《山海经》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深藏于深 官、王府,在民间则成为 了巫师和方士珍藏的秘籍 ,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 不经的书。如今,古老而 神秘的《山海经》不但吸 引着现代学者关注与探究 ,也成为不同年龄阶段的 读者所喜爱的一部奇书。 今天,我们再版《山海经 》,虽然文字佶屈聱牙, 但配以精美的古版画,便 能将原著的内容直观、形 象地呈现给大家,在空间 上,从海内展现到海外; 在时间上,从当代追溯到 远古,带领大家穿越时空 ,游历古代均山山水水, 让读者以科学的眼光重新 审视这部书。在神游天地 、视通四海的过程中,我 们也可以追寻到中华民族 的文化之“根”,感受到中 华民族的英雄气魄。 《山海经》的语言虽 平实,但很多字都是古字 ,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一 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对文 中的疑难字、生僻字、古 字均注有读音及注释,对 部分地理位置也做了古今 对照,帮助读者真正读懂 本书。书中如有不当、错 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山经
卷一 南山经
卷二 西山经
卷三 北山经
卷四 东山经
卷五 中山经
海经
卷六 海外南经
卷七 海外西经
卷八 海外北经
卷九 海外东经
卷十 海内南经
卷十一 海内西经
卷十二 海内北经
卷十三 海内东经
卷十四 大荒东经
卷十五 大荒南经
卷十六 大荒西经
卷十七 大荒北经
卷十八 海内经
山经 《山经》分为《南山 经》《西山经》《北山经 》《东山经》《中山经》 五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 《五藏山经》。《山经》 以四方山川为纲,依南、 西、北、东、中的方位顺 序分篇,每篇中有若干小 节,每小节前后都用有关 联的语句承接,叙述内容 主要包括山川、草木、鸟 兽、神话、祭祀等。对照 书中的介绍,去寻找这些 名山大川,大部分都还能 找到。 卷一 南山经 ?山 招摇山 南山之首日?山①。其 首日招摇之山,临于西海 ②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 ③,其名日祝余?,食之 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 ⑤而黑理,其华四照,其 名日迷穀,佩之不迷。有 兽焉,其状如禺⑥而白耳 ,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②,食之善走。丽窖⑧之 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其中多育沛⑨,佩之无痕 疾⑩。 注释 ①能(què)山:传说 中的山系名,具体所指待 考。誰,古“鹊”字。②西 海: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一说在今广西境内。③ 华:花朵。④祝余:草名 ,具体所指待考。⑤毅( gǔ):构树。⑥禺(yù ):猿猴类,似猕猴而较 大。⑦牲(xīng)牲:猩 猩。⑧丽??(jǐ):传说 中的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⑨育沛:水中生长的一 种植物的名称。⑩瘕(jiǎ )疾:指鼓胀病。 译文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 作雄山。雄山山系的第一 座山是招摇山,它高高地 耸立在西海边上,山上生 长着很多茂盛的桂树,山 里有储量丰富的金属矿藏 和玉石。山里长着一种草 ,这种草长得很像韭菜, 开着青色的花朵,名字叫 祝余,吃了它就不会感到 饥饿。山中长着一种树, 树的形状像构树,树干上 长着黑色的纹理,它发出 的光华能照耀四方,这种 树的名字叫作迷毅,把它 佩挂在身上就不会迷路。 山里有一种野兽、样子像 猿猴,长着两只白耳朵, 既能匍匐爬行,也能像人 一样站起来行走,它的名 字叫性牲,吃了它的肉可 以走得飞快。丽售水发源 于这座山,然后向西流入 大海,水中长有许多叫作 育沛的植物,把它佩挂在 身上,就不会生鼓胀病。 堂庭山 即翼山 又东三百里,日堂庭 之山①,多棪木②,多白 猿,多水玉③,多黄金④ 。 又东三百八十里,日 即翼之山,其中多怪兽, 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 虫⑤,多怪蛇,多怪木, 不可以上。 注释 ①堂庭之山:堂庭山 ,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 今湘粤交界处。②校(yǎ n)木:树名,果实像奈 。③水玉:古时也叫水精 ,即现在所说的水晶。④ 黄金:这里指黄色的沙金 ,不是经过提炼了的纯金 。⑤蝮虫:反鼻虫,传说 中的一种动物。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 堂庭山,山上生长着很多 楼木,山中生活着很多白 色猿猴,山上还盛产水晶 和黄金。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 有座即翼山,山上有很多 怪兽,附近水里有很多怪 鱼,山里不仅有很多白玉 ,还有很多反鼻虫,山里 有很多奇蛇怪木,人是不 可以上去的。 扭阳山 柢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日 扭阳①之山,其阳②多赤 金,其阴②多白全。有兽 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 文④如虎而赤尾,其音如 谣⑤,其名日鹿蜀,佩之 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 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 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 ⑥尾,其名日旋龟,其音 如判木⑦,佩之不聋,可 以为⑧底⑨。 P1-3
《山海经》是一部记 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 植物、动物、矿物、民俗 、民族等的著作,反映的 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 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 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 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 学、美学、宗教、历史、 地理、天文、气象、医药 、动物、植物、……可谓 汪洋宏肆,有如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