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店植根地域特色,秉持“明确新定位、进行新布局、探索新路径”的战略思想,加速门店改造和升级建设步伐,致力赋予老字号、老品牌全新的含义,从“重颜值”到“重内涵”,“做书店”到“做文化”,“线下服务“到“线上体验”多方面共提升,全区11家门店经历了“探索、转型、蜕变”的蝶变历程,转型后的新卖场迸发出全新的活力。
为确保升级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衡水市店针对11家门店的区域位置、面积结构、地域文化、周边环境、消费水平等进行了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明确了分三个阶段推动实施的时间表。
冀州、枣强、武邑分公司作为第一批完成升级改造的门店,在门店空间结构设计、经营业态选择上积累了经验。
深州、阜城、景县分公司作为第二批进行升级改造的门店,着重突出环境形象、服务功能的强化与提升。
衡水书城、安平、武强、故城、饶阳分公司作为第三批完成升级改造的门店,在合理布局空间、融入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网红业态,打造区域文化地标。
门店升级改造只是起点,更重要是保持高质量运营。围绕门店软硬件同步提升,衡水市店始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升门店运营质量,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文化发展需要。
提升人员素质 满足经营要求
围绕门店员工业务素质提升,衡水市店多措并举,一方面建立周培训、月练兵、季度比拼的常态机制,通过轮岗交流的方式,安排员工到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门店体验学习,打造一专多能员工队伍,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业务分析会,以即问即答的方式,促使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学知识、懂业务、提水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形成研究工作、分析业务的良好习惯。
强化制度建设 狠抓管理提升
一是以创新薪酬绩效和奖励机制为抓手,建立以销售任务为基准的超额绩效奖励和自销业绩奖励机制,并出台了“推销能手”、“服务之星”等一系列评选管理办法,有效激发了员工拼服务、比业绩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周汇报和月总结工作机制,时刻掌握工作进展、亮点成果、存在的问题、差距不足和改进措施;三是长期抓好并不断提高门店晨会、周会质量,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安排重点任务;四是建立对标结对机制,要求各门店两两结对签订《对战书》,比管理、拼业绩、促提升,有效发挥了先进店一对一的帮扶作用,激发了差距店主动谋发展的工作积极性。
优化业态调整 发掘运营潜力
通过对当地市场及营销环境的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根据图书、文创、饮品、生活用品等销售构成、季节变化、顾客需求,合理调整经营业态占比,在现有业态的基础上引进了“田园棉”、网红零食、雪糕、毛绒玩具、小家电、日用百货等适销对路的业态,并结合季节变换,及时更新饮品品种,突出适销性,实现了多业态高度融合,有效带动了储值卡销售,实现了门店经营的整体提升。
丰富活动形式 推动双效提升
一方面强化品牌活动建设,通过加强市场调研、捕捉营销热点,打造了“非凡书声”、“阅享时光”线上荐书栏目,建立了“我们一起读书吧”、“花艺沙龙”、“亲子教育”、“心理讲堂”、“社会实践”等20余项较为成熟的品牌活动,有效增强了读者粘性,提高了新华品牌美誉度。另一方面带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发展,加大线上商城推广力度,稳固消费群体,拓展增量空间,同时依托各类社群,建立商业思维,构建网络营销体系,开展了各类拼单团购活动,进一步带动提升了销售。
每一个完成升级改造的门店,都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任,新时代,融入地域特色的新华书店,将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优雅的卖场环境、贴心的服务水平、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市民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助力书香社会建设,推进全民阅读作出更大的贡献。